日本建築物為何在地震中屹立不倒?

最近,日本國土交通省發表對“3·11大地震”房屋毀壞情況的統計報告。報告顯示,在地震海嘯中被毀的1.3萬座房屋中,95%以上是被海嘯摧毀,因地震自身而坍塌的房屋少之又少。

“3·11大地震”過去1年多了,人們還能驚訝地看到日本災區的很多中高層建築物完好地屹立著,很多屋子固然被澎湃的海浪沖出很遠,但沒有散架,還完好地漂泊在海面上。

日本這種“高強度抗震房”是如何煉成的呢?日本對建築物抗震功能的理念、技術和法規是主要原因。

首先是日本對工程修建的理念。日本高層建築物修建必需可以抵擋芮氏7級以上的激烈地震。一個工程要想獲得修建許可,除了設想、施工圖紙等文件外,還必需提交抗震評估報告。日本對於發生地震時建築物的安全性,分為堅持性能、維護財富、保證生命平安三個方面。

日本的抗震設想要求建築物能夠遭遇數次的中小地震,既要保證生命財富的安全,又要堅持其可持續運用的功能。而對遭遇罕見的大地震,則只思索保證生命平安,不再追求堅持其性能和財富價值。

其次是日本修建工程時運用的抗震技術。日本修建工程的抗震方法,是讓地震發生的破壞力不直接作用於建築,從而防止建築物受損。詳細來說,就是把攙雜多層鐵板的積層橡膠和減振器組作為抗震層,然後把房屋建在抗震層上,從而進步其抗震功用。日本第一棟採用這種方法建築的修建於1983年問世,歷史並不長,但因抗震功能傑出,很快在日本各地普及。此外,隨著時間推移,建築物的抗震功能會有所下降,所以日本非常留意定期給建築物做“體檢”,不斷提高建築物的抗震功能。

最後,除了理念和技術外,日本嚴格執行各種抗震法規也是保證建築物遇震不倒的重要原因。2005年11月,日本一個耗資過百億日元的高檔社區“稻城大舞臺”被政府列入“危樓”黑名單。根據日本政府的考察,“稻城大舞臺”碰到中等強度地震就能夠坍塌。為此,日本國土交通省下令居民搬離這棟風險建築。這件事在日本引起軒然大-波,不但開發商姐齒秀次被判處5年徒刑,日本政府還緊急對全國所有建築的施行抗震性複查,此後半年內日本全國都沒有新工程獲准開工。

面對頻發的地震,日本的建築物在實踐中經受住了考驗,這正是日本近幾十年來不斷提高建築物抗震性能的結果。